《上海经济研究》
新华社上海8月3日电(记者周锐)店内,机器人烹制的早餐可以自选。结账时,AI(人工智能)“智能眼”识别,“人脸”即可支付;在手机上动动手指提前下单,即可在智能柜内刷码领取早餐;如果错过了店家的营业时间,还可以通过24小时智能点心机吃到热腾腾的现做面汤。在这家社区食堂,早餐有着不一样的“科技风味”。
这个不寻常的社区AI食堂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设有自助中餐区、自助挂面摊、网上点餐柜台、24小时智能点心机等四大区域,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和无人化烹饪。
记者在现场看到,机器人将中央工厂送来的干净菜肴放入相应的智能烹饪系统中。系统会根据当天的菜单自动识别食材,进行煎、烤、蒸、煮等操作。它可以同时完成 100 份。菜肴已煮熟;在面摊区,食客只需将碗放在“取面位置”,机器人就能“感知”到订单的到来。去压面机前,取出面条放入汤篮自动煮,将面条倒入碗内后,面碗自动输送至面汤龙头加汤,自动上桌一顿饭。同时有10多种自助配料供食客自行选择;在结算过程中,食客可以通过智能结算柜台识别菜品。 , 计算菜品价格,在收银台付款。支付方式包括人脸识别、刷卡、二维码扫描、数字人民币等。
“价格相当便宜,餐点选择也很多,早餐有30多种,环境也很干净。”住在附近的李大爷听说附近开了一家专门的新食堂,就过来尝尝。尝一尝机器人做的面条的区别,“吃起来没区别,吃起来真香。”
店内几乎所有员工都由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服务。现场只有两名员工被机器人“协助”,负责喂食和清洁。 “在传统食堂,一名员工可以服务大约35到100人流,而AI食堂的一名员工可以服务200人流,比传统食堂的效率提高了50%以上。”虹桥社区AI食堂运营方上海西乡亿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CEO李明表示,社区食堂刚刚上线,日均客流达到200人次。下一步,随着第二期的建成9月无人食堂一期,这个“智慧”食堂将进一步满足社区周边老年人的需求,每天可满足800至1000人的就餐需求。
"科技跑得快,要等老人家。"上海市商务委服务处副处长许建春表示,AI食堂特别加入了老化技术的应用,膳食的营养结构针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设计,专门包括安老卡的消费和使用,利用科技提升老年人的便利性,保护特大城市的烟尘。
人工智能食堂等创新业态越来越得到上海当地监管部门的支持。李明说,食堂所在的虹桥街主动帮助企业解决选址、供电等问题。长宁区市场监管部门根据公司提供的门店设计图纸,对新模式、新业态的市场准入进行了深入调研。实际生产、饮食、就餐、清洁、排污等各个环节的实际生产、学习和指导,最终颁发食品经营许可证。
更多信息或合作请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上一篇:上海市原市长杨雄同志逝世,享年68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