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济研究》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谢江珊
海内外精英汇聚、跨国公司总部林立、数字化生活便利、城市更具活力,这是上海未来5年的模样。
1月30日,上海公布“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即“五个中心”)核心功能迈上新台阶。具体而言,上海要加快集聚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2800万亿元左右;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上海生产总值比例达4.5%左右;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60%以上;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1000家等。
10年后,也就是到2035年,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功能全面升级,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人民城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引领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窗口和城市标杆。
图源:上海发布
未来五年,是上海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
“上海要带一个好头。”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上海城市整体规划咨询专家杨建文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去年浦东30周年庆祝大会提出,将浦东新区打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上海面临着国家赋予更大使命、开展先行先试的新机遇,要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把握好方向,绘制好施工图,开启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
数字上海
“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2.69万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3.87万亿元,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总量规模跻身全球城市前列,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3万美元。
进入“十四五”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这加速推进全球格局变化。作为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国际大都市,上海首当其冲第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重大挑战,也面临着经贸规则变动带来的新机遇。
为此,上海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当好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在内需体系中打造关键支撑;当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构建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规则链接,形成独具优势的战略通道。
具体表现为,发展“五型”经济:具有引领策源功能的创新型经济;辐射区域大、附加值高、具有品牌优势的服务型经济;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控制力的总部型经济;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体现高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的开放型经济;传统线下流量和新型线上流量并重的流量型经济。
在总部经济方面,上海提出加快提升总部机构能级,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引进培育具有国际供应链掌控能力的全球生产销售组织者,实施“总部增能”行动。“‘增能'不仅是要增加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还要提高能级提高,发挥作用。不要把总部经济仅看成是增加税收来源的方式,而是要强调其组织动员全球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杨建文说。
此外,上海还明确提出,着力强化开放窗口、枢纽节点、门户联通功能,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以更好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流通。
“这需要上海作出跟现行制度较大的改变,还需要被国际社会认可。”杨建文认为,新的国际竞争会形成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上海需要有更为开放的制度规则,才能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发挥有效作用,“这反过来也同样有利于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另外,纲要专门用了一个篇章阐述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划,包括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持续提升;推进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相适应的新型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和超前布局;提升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基础软件等核心数字产业能级,引导企业开展机器换工等智能化改造,推动工业互联网向知识化、质量型和数字孪生升级。
这是上海首次新增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核心指标。
图源:亿欧智库
“这是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亮点之一。”杨建文认为,数字经济推进的路径选择有两方面,一是和产业的结合,二是数字贸易。纲要就提到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建立有机联系,这意味着已经引起官方的重点关注,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贸易则是明确以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为重点,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赋能产业提质增效。
上一篇:(经济)就地过年带动上海新春消费“火”起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