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济研究

让经济活起来 蚂蚁集团用区块链Trusple攻克跨境交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8

在9月25日的外滩大会上,由蚂蚁集团旗下“蚂蚁链”技术及合作银行实现跨境贸易的平台——区块链国际贸易和金融服务平台Trusple在上海首次亮相。该平台可实现全链路智能化履约,让中小企业生意做到全球不再难。据悉,Trusple平台是蚂蚁内部19年前一项保密项目的重启,聚焦于用区块链技术解决跨境贸易中的买卖双方信任难题。

如何理解Trusple?我觉得可以从当下公众关注的国际贸易摩擦谈起。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关税可能是国际贸易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不少国家之间经常因为关税而导致各种各样纠纷。关税之所以能够吸引眼球,很重要的一点是它简单直接,能够吸引足够多的眼球。但是在实际的跨境贸易中,关税作用尽管很大,但又不是那么重大。

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尽管在某个时期关税没有多大变化,但是贸易量却增加很多。按历史学家马克·莱文森(Marc Levinson)的说法,上世纪50年代集装箱的普遍使用使得“世界变小,但经济变大”,只是简单将货物箱子标准化就大大改进了全球供应链,《集装箱改变世界》一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个研究表明,如果现在能把通关条件减少一半,全球贸易将提升15%,全球GDP将提升5%。与此对照,即便是把全世界的进口关税都取消,也只能将GDP提高不到1%。换句话说,是来自企业的努力,让世界各国的商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快地流通。

商品交易看起来简单,卖家卖货,买家出钱,双方达成交易的关键无非确定一个合适的价格。但“价格-数量”只是讨价还价中最显而易见的“一个”要素,商品的属性还包括品质、实际数量、售后等特征,所以商品的流通是包括价格、数量、品质、售后等多个因素的“一揽子合约”的,卖家表面上折让价格,很有可能会暗地里折损数量和售后条件,商品的关键属性是如此之多,买家往往要“眼见为实”,才能放心购买。

商品交易看起来是所有权的完全转移,但实际上并不是。各种商品都可以看作是多种属性的总和,买卖双方的交易标的就应该是“一束”权利义务的组合。商品交易涉及的“权利束”有显性的还有隐性的,这使得商品买卖的合同往往是不完备的,交易的实际内容比纸面合同要丰富得多。以电冰箱为例,电冰箱卖给消费者以后,尽管其所有权完全转移给消费者,但是冰箱厂(或零售商)仍保留一部分责任,如保修的义务,这些权利或义务由厂商(而非消费者)行使更有效率。这些权利义务的交割也并不是当时就完成的,也可能是跨期的,这就要求买卖双方需要信任,双方预期这些跨期交割的权利义务能够履行,有这种信任,双方才能达成交易。

境内的交易模式如此复杂,那么跨境的交易就更不简单。以往的跨境贸易是建立在信用证基础之上,以银行为中介,间接完成支付结算过程,目的就是借银行的信用强化各自的承诺,以此保障交易双方的各自利益。两个陌生企业以银行信用为中介,通过银行开具有条件保证付款的凭证完成交易——因为银行一般是全球各国信用最高的商业机构,两个企业之间在贸易之初缺乏信任,但它们基本上共同认可银行的信用,银行承诺一定会对相符交单承担付款责任。

但信用证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出口商会单证不符遭到拒付,也会因为银行资信度低导致收汇风险;进口商会因为出口商交货严重违反合约要求而导致无法凭单提货,也会因为承运人途中转售面临收不到货物的风险;而银行也会面临相关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也正是如此,包括银行在内的跨境贸易参与方一直在寻求一种超越信用证的交易模式,能够包容更多的主体参与。

Trusple来的正是时候。传统的国际贸易网络存在大量低效、高成本的痛点,买卖双方时常因为难以建立信任,经常出现故意拖延货款的情况,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复杂国家贸易网络中的不确定风险。Trusple的出现将重塑这一行业,提高贸易效率,建立起更可信、高效的数字化国家贸易网络,让中小企业在全球放心做生意。

“与支付宝当年推出担保交易的初衷一样,Trusple也是为了解决交易信任问题,所不同的是,由于区块链技术在解决复杂流程信任中的突出特性,Trusple更好地契合了解决国际贸易信任的需求。”蚂蚁集团副总裁、智能科技事业群总裁蒋国飞表示。

在Trusple平台,当买家和卖家产生一笔贸易订单后自动上链并开始流转,银行会基于订单约定的付款条件自动进行支付,避免了传统模式下卖家需督促买家去线下操作转账,同时也能防止屡有发生的恶意拖延付款时间现象。而买家也可以基于上链的真实订单获得账期等金融服务,大大提升了资金利用率和采购效率。

上一篇:「经济特区40年」穿越“大厦之门” 全方位高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