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济研究》
《2020上海市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报告》(简称《报告》)近日在沪正式发布。报告全面概述了2019 年上海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及亮点,客观分析了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2020 年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翔实反映了全市相关的重点领域、传统行业、新兴产业、企业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最新进展情况,系统收录了政策法规、行业先进名录、行业标准、大事记等资料。
报告指出,本市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产业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积极投入生态环境建设和无废城市建设,坚持“扩大利用、高效利用、清洁利用”,产业发展凸显“五大新亮点”:大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率继续领先全国,工业再制造稳步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化利用较快发展,废旧电子电器物、建筑垃圾、淤泥污泥处置利用探出新路径,“两化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呈现良好势头,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绿色化发展实现阶段性目标;长三角联动进一步推进,国内外同行业交流合作日趋活跃丰富;管理服务逐步向“精准化、精当化、精细化”提升,确保了全市资源综合利用总体水平继续领先全国,为城市安全与环境保护作出了新贡献。
报告全面阐述了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取得的新进展。
一是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9.70%,创历史新高,“十三五期间”平均达到98.10 %,领先全国。大宗工业固废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建筑砂浆、砌块、路面砖等建筑和市政工程材料。
二是工业再制造产业规模全国领先。2019 年,本市再制造涵盖民用航空发动机及零部件、工程机械、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通信设备、金属表面修复、打印机耗材等众多领域。据不完全统计,2019 年全市再制造产业实现产值超 47 亿,与2018 年相比增长了4.40%。主要产品包括再制造民用航空飞机发动机 144台,再制造汽车发动机 5000 台、变速箱 4.2 万台、其他汽车零部件5.18万个,再制造各类大型工程机械零部件6000 余个,再制造各类中小型工程机械零部件9 万余个,再制造硒鼓、墨盒等打印耗材约750 万只。
三是园区循环化改造有序推进。2019年,全市完成全部国家级和50%市级园区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通过24个园区上报的《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共梳理出项目方案295项,项目投资总额约986亿元,项目类型主要包含产业构链补链、绿色基础设施改造、节能技术改造、可再生能源应用、环境污染治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领域。
四是产业政策助推综合利用企业稳步发展。据统计,2019年本市综合利用政策享受企业91 家,就业人数4,929 人,完成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劳务)产值78.33 亿元,共计利用各类固体废弃物1272.91万吨,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劳务)税后利润3.80 亿元,享受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总额2.81亿元,均比上年有所增长。
五是长三角绿色一体化发展和中外合作深化推进。2019 年,本市积极组织开展与长三角三省一市同行交流合作、项目对接、产业链接、展览展示、平台搭建,推进了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同时,坚持“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理念,积极开展与日本、荷兰、瑞典等国家的互访交流交流与合作。
六是编制产业发展地图、全要素展示本市固废利用企业现状。市循环经济协会、市节能减排中心、上海城策行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等联合编制了“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地图”,可视化、动态化、系统化展示了本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空间布局、经济运行、废弃物利用、节能减排、社会诚信等,并对76家企业开展了等级评价。
市循环经济协会主持报告发布会,市经信委节能和综合利用处、本市综合利用重点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参加发布会。
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出处“上海经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