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济研究

国外经济发展经验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借鉴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4

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输出产业是起主导作用的动因,处于支配地位,因为它是城市从其外部获取资源的主要手段;地方产业则是支撑前者存在与发展的条件,处于从属地位。每个城市发展什么样的输出产业,取决于许多条件和因素,最重要的是该产业是否具备了比较优势,即和其他地区相比、和其他产业相比,该产业是否在资源、技术、地理、市场等相关方面拥有竞争力。各个城市扬长避短,确定自己的主要输出产业,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分工。这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力合理布局、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经济效益的综合提高,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城市经济发展分类

按经济功能划分按经济功能和市场的不同,把城市产业部门分成两大类:主要满足城市外部市场需要的产业为输出产业(或基础产业);主要满足城市内部市场需要的产业为地方产业(或非基础产业)。同样,地方产业一方面为输出产业提供产品和劳务;另一方面为当地市民提供衣食住行等诸种便利,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绝非无足轻重,而是必不可少的支持系统。

根据各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中密集的程度和不同的比例,把城市产业部门分成三大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凡单位劳动力占用资金较少、资本有机构成和技术装备水平较低、需要投入劳动力较多、单位成本中活劳动消耗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皮革、饮食业等;凡投资比较集中、资本有机构成高而所需劳动力较少的产业,称为资金密集型产业,如石油、化工、钢铁、机械制造业等;凡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和技术层级较高且对知识人才素质要求较严的产业,称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或知识密集型产业),如电子、航天、生物工程等行业。在实际构成中,有的行业不一定是单纯某一种要素密集度高,而有可能是两种都高。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产业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转化。考察一下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可以发现,产业结构呈现如下演变规律: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化为以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再发展到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一规律的基础是不同社会资源累积的顺序与速度、规模的差异,以及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各种社会资源的有序替代。

二、外国经济发展对上海经济发展启示

日本的产业结构经过几十年的调整和整治达到了比较合理和先进的程度,产业和技术的应变能力大大加强。因此,1973年的石油危机虽然给日本的经济带来冲击,但是日本不仅比较安稳地渡过危机,而且还以此为契机使产业结构高级化,进一步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质量服务业转变。由此可见,产业结构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通过自身的转变来实现资源和能源的有效配置,以期从有限的资源和能源中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拉丁美洲和东亚(尤其是“亚洲四小龙”)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第三世界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或地区,而且它们都进入了中上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行列。

1994年,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人均GNP都超过了2万美元,中国台湾超过l万美元,韩国达到8260美元。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分别为4180美元、2970美元和8110美元。但两者相比较,拉美国家要逊色得多。而在20世纪50年代,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除了日本以外的东亚各国和地区。东亚当时是世界上的贫困地区,其发展水平只相当于拉美中下等经济水平的国家。到了20世纪80年代,东亚则普遍超过拉美国家,拉美陷入了“失去的10年”,而东亚却在快速发展,被世界银行誉为“东亚奇迹”。制造业是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所以世界银行每年一度的发展报告中在工业项下单独列出制造业的份额,理由是“制造业通常是工业部门中最活跃的部分”。以1980年和1994年为例,巴西制造业占GNP的比重由33%降为25%,墨西哥由22%降为20%,阿根廷由29%降至20%。与此相反,东亚除了中国香港由于重点放在发展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而使制造业比重有所下降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都保持原有比例,而且制造业内部的结构也有所改善,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得到了较大发展。拉美和东亚实行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东亚抓住了当时世界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一方面促进了本身的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产品的出口,改善国际收支状态,从而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壮大本身的经济实力。而拉美各国却固守进口替代战略,本国的产品由于缺少竞争力而出口受阻,产业技术不能提高,进一步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使外债负担有增无减,同时导致制造业萎缩。这是拉美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沉痛教训。

上一篇:中国航天技术如何接地气
下一篇:没有了